笔趣阁 > 愿你的世界洒满阳光 > 第二十二章 男神和女神

第二十二章 男神和女神

笔趣阁 www.55biquge.com,最快更新愿你的世界洒满阳光 !

    阿敏的事情告一段落,刘淏在车站将同学们一个个送上了车,便搭上今年回家的最后一班车。

    明天便是除夕,路上堵了些,车上的味道对于刘淏而言依旧如此的难以接受。

    今年的除夕比以往年冷了些,临近年关回的家,虽然今年开学并不算太早,但刘淏由于忙于清吧和外卖平台的事情,只能在家小住几天。

    “到家了吗?”林可文给刘淏发来了消息。

    “昨天就到了,塞了好长时间”

    “到家也不打声招呼”

    “我昨天在群上说过啦”

    “哦哦”

    大概过了半个小时。

    “对了,新年快乐啊”

    “哈哈,同乐同乐”

    “潮汕那边过年很好玩吧?我们这边都没什么人”

    “小时候好玩,长大了,年味显得格外的淡薄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妈都不给我红包了”

    “叫声哥,我给你红包”

    “...”

    “先不和你说了,我吃团圆饭去咯”

    “去吧”林可文习惯性的感到失落。

    团圆宴上,刘淏的母亲准备了一桌子好菜,一大家子坐到一起,好生热闹,刘淏的父亲和母亲在团圆宴上给孩子们递上了一封红包。

    “新的一年,学业进步,身体健康”刘淏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,慈祥又有智慧,是个三观很正的人。

    “谢谢老妈,祝老妈新的一年,身体健康,越来越年轻”刘淏兴奋地接过了红包。

    对于刘淏而言,大年三十,酒足饭饱之后,走亲访友是必备功课。和好友们坐下来聊聊一年的琐碎,和家里人谈谈家长里短和柴米油盐酱醋茶。

    刘淏的家族在村里面算是有头有脸的,邻里邻居关系甚好。

    每次出门前,刘淏的母亲总会给刘淏递上一袋橘子,刘淏数了下和以往一样刚好是八个。刘淏的母亲笑着说道:“出门做客不好空着手去,带上橘子是为了讨个吉利,这样主人家也开心。”

    刘淏却觉得这是多此一举,因为每次到亲戚家,亲戚们都会换上四个自家的橘子,每当刘淏走完几家亲戚,准备返程的时候,橘子还是完整的八个。当然有时候也存在例外,有些主人家不知道刘淏拿来了礼品,也就没有当面回礼,不过在事后发现后便会亲自上门拜访和回礼。

    “老妈,每次我拿去都是完整的拿回来,多没意思”

    “这是礼数,不能随便,快拿着”刘淏的母亲一再坚持,刘淏伸手接过了袋子。

    刘淏心想这或许也是仅存的一点年味了,如果一再减免,也许未来的某一天就真的消失不见了。

    潮汕地区的过年,无非就是祭祖和拜神,放鞭炮是成年男子的必备技能,男女分工合作,男士放鞭炮,女士祭祖和拜神。

    刘淏胆子小,每次放鞭炮的时候都需要拿上一根细长的香(檀木香),才敢上前点燃火线,半蹲下来也只是为了能快速起跑,刘淏的堂哥每当这个时候都会制造些声响来吓唬刘淏,使得刘淏经常需要尝试几次才能点燃火线。

    刘淏的父亲一直看不惯他的胆怯,严厉地说道:“男子汉要大胆些,畏首畏尾地难成大事!”

    走完亲戚后,刘淏一个人走到村里的“门口包”(周围村子规划出用来办理红白喜事的地称),这是村里面人员最密集的地方,周围有烧烤摊和几个士多店,其中一个就是刘淏奶奶的。

    这个士多店已经开了二十多年,由刘淏的爷爷一手建起。一开始是卖粥的,也做过宵夜,甚至是赌档,后来刘淏爷爷仙逝后便转做了士多店。每逢佳节,刘淏堂兄弟几个都会来到他奶奶的士多店捧捧场,买点年货什么的。每次奶奶都不愿意收钱,刘淏只得乘着奶奶不注意的瞬间,把钱放到桌面上匆匆离开。

    来到烧烤摊,这是刘淏的一个亲戚开的,每每到过年都会出来摆摊,听说今年的生意没有往年好做了,一个劲地和刘淏哭诉。还问刘淏有什么生财之道。

    满口生意经的刘淏随口一说:“送外卖啊,送货上门,这样就有竞争力了”。没承想刘淏的随口一说,他真的照做了,生意比想象中的火爆。从此刘淏来他家吃烧烤就不用再自掏腰包了。

    小孩子们奔跑嬉戏着,拿着五毛钱一盒的“红蜘蛛”鞭炮,又惊又喜,点燃后赶紧扔掉,嘣的一声甚是刺激。

    刘淏走上前和小辈借来了几个小鞭炮,感受了一番童年的味道。

    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。当所有人都在家里静享天伦的时候,刘淏却准备要背着包往门外走。刘淏最不喜欢的就是离别,说好了九点出发刘淏却和父亲提前说好,计划偷偷地离开。

    刘淏的家到停车的地方大约要走上两百米,刘淏的父亲提前去开车。

    八点半整,刘淏偷偷地走到了家门口,刘淏的母亲正在厨房忙碌着,给刘淏准备早餐。.

    刹那间似乎是看到了一个身影,连忙放下手中的事情,急匆匆地向门口赶去。

    这时,刘淏已经步行了一小段路程,当刘淏想回头再看一眼老家的时候,看见了母亲。刘淏的母亲从家里走了出来,步履蹒跚得向刘淏走去,停下脚步。惊呼!刘淏的母亲由于匆忙,脚绊倒了门槛,鞋子掉了。刘淏吓了一跳,还好没有摔倒。此时的刘淏的母亲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头捡鞋子,而是和身后的刘淏妹妹说:“帮我捡起来,你哥要出门了”。

    就这样,刘淏的母亲光着一只脚,继续向刘淏走去,生怕赶不上和孩子的道别。顿时,刘淏的眼眶红了,低下头,生怕被母亲看见。

    “去吧!多吃点,别为了省钱,吃乱七八糟的东西。要吃胖一些,老妈才高兴,快去吧!”一句话里面重复说了两次“去吧”,刘淏知道一年只见两次,最不习惯的便是自己的母亲了。

    刘淏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,只能点点头,便上了父亲的车。

    上车后,刘淏并没有回头,应该是不想让母亲看到自己哭泣。刘淏等快到转角的时候,回头一看,只见在远方的母亲没有因为自己已经上车而离开。她一边穿着鞋子,一边看向远处的刘淏。

    只可惜太远了,她看不见刘淏在向她点头微笑。挥了挥手,便到转角了。母亲就这样一点点的,完全离开了刘淏的视野。

    顿时,眼泪哗啦啦的流下,刘淏再也控制不住,但并没有发出声音。

    二十分钟的车程,刘淏的父亲全程没有说话,安静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车站。

    车站门口车水马龙,毕竟是过年期间,比以往热闹些。

    “你就在这等我一会,人多不要乱走动,我去买票”刘淏的父亲说道。

    刘淏的父亲是一个身体强壮,微胖的人。因为车站来往人群太多,显得十分拥挤,他挤过去自然是费时了些。

    “老爸,要不我去买票吧”

    “无妨,你在这看着行李”只见刘淏的父亲戴着一顶白色鸭舌帽,手里拿着烟,蹒跚地向人群边,慢慢地探身进去。

    买好票后,往回走的时候就不容易了,他用双手拨开人群,一副很吃力的样子。泪水不由自主地流下来,刘淏抹去泪水,生怕被父亲看见,一抬头,已在眼前。

    刘淏上车后,父亲仍没有离开,好似车不离开他视线,他就不能放心回家一样。发车了,车辆缓缓地开动,直到看见他的最后一个视角,刘淏的父亲和母亲一样依然站在原地看着刘淏。

    车开了一段距离后,刘淏收到了一条讯息。

    “儿子,你长大了,爸妈很欣慰,心旷神怡。爸妈能力有限,不能陪你一起去面对这险恶的社会,你不要怪爸妈,想家了就回来。你妈在你包的小袋子里放了点钱,你记得拿出来放好,没钱了和爸说”

    “身无饥寒,您未曾亏我;人无长进,我以何对您?”

    刘淏此刻觉得,肩上的担子越加沉重,一个男生真的会在一瞬间长大。

    刘淏的父亲并没有回复消息。

    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背影深深地刻画在刘淏的脑海里。此时在车上的刘淏,早已泪流满面,泣不成声,不再在乎其他同行人的看法,不再装酷,更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。

    借用贾平凹先生的话“父母在,人生尚有来处;父母去,此生只剩归途”。